导语
2024年4月26-28日,混凝土与水泥制品高质量发展学术交流会在武汉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主办,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硅酸盐学会承办,非金属材料创新中心(简称“中心”)等协办,得到了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简称“中国建材总院”)的大力支持。会议汇聚国内外混凝土与水泥制品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围绕“绿色低碳、节能环保、数智制造”的主题,对前沿材料研发、颠覆性流程工艺与技术、最新应用示范成果及未来需求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交流探讨。与会嘉宾和代表共计200余人,分别来自全国范围内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为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的未来发展献言献策。
会议开幕式上,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信思金、中国硅酸盐学会秘书长谭抚、中国建材总院总经理/中心管理委员会委员侯涤洋、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新任理事长/中心技术委员会主席姚燕分别致辞。
中国硅酸盐学会秘书长谭抚
中国建材总院总经理/中心管理委员会委员侯涤洋
中国硅酸盐学会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分会新任理事长/中心技术委员会主席姚燕
大会共邀请9位知名院士和专家作大会主报告,以及36位专家在大会分论坛作主旨和邀请报告。会议报告从建筑、铁路、水利、公路等各领域对国内外混凝土研究应用的最新进展、未来需求及发展趋势等做了详细分析,为行业科技工作者指明研究方向。
澳门科技大学李宗津教授作题为《负碳混凝土的开发途径》的大会报告,分析了量子化学与增强采样分子动力学对零熟料低碳凝胶材料进行理论分析和结构设计。
澳门科技大学/李宗津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心战略咨询专家刘加平作题为《混凝土外加剂研究及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大会报告,介绍了高性能减水剂、混凝土抗裂剂、速凝剂等混凝土外加剂的研究进展与工程应用,提出了混凝土外加剂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心战略咨询专家刘加平
中心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建材总院姚燕教授作题为《我国水泥混凝土研究状态与研究趋势》的大会报告,基于国家对水泥混凝土领域的重点支持项目、即将启动的支持方向和项目进行了汇总和分析,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行业应重点关注的上述五大问题和发展思路。
中心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建材总院姚燕教授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首席教授胡曙光作题为《混凝土碳减排的研究与发展潜力》的大会报告,从如何科学研发和有效应用碳减排技术,根据低碳混凝土的概念和碳足迹内涵,全面分析了混凝土材料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构成。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首席教授胡曙光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材料研究所副所长纪国晋作题为《水工混凝土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的大会报告,总结了当前水工混凝土技术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结合当前国家水利行业发展规划和重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需要,提出水工混凝土行业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材料研究所副所长纪国晋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田波作题为《高质量公路建设与公路水泥混凝土技术发展》的大会报告,分析了“十四五”国家高速公路规划建设进展、交通基础设施韧性与安全性提升需求,提出了公路、机场水泥混凝土向着高韧性、高耐候、低碳、绿色、经济发展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田波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教授级高工赵国堂作题为《中国高铁工程建设技术创新与发展方向》的大会报告,从聚羧酸应用、抗裂混凝土、养护技术和固废利用等方面介绍了高铁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分析了在极速、高原和绿色铁路三个发展方向上混凝土技术面临的挑战。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教授级高工赵国堂
中国建材总院教授级高工张文生作题为《低碳水泥与高性能混凝土的协同发展》的大会报告,阐述了低碳水泥的研究概况,概述了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组成和性能特点,并探讨了两者的协同发展,展望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中国建材总院教授级高工张文生
中心主任李娟博士作题为《非金属材料——可持续混凝土解决方案》的大会报告,介绍了非金属材料创新中心在面向资源、能源和材料转型挑战所设立的基金项目,并结合国内外重大工程应用实例详细介绍了多种石油基非金属材料在未来混凝土中的主要应用场景,为促进和推动非金属材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指明了方向。
中心主任李娟博士
大会分别面向科技前沿、工程需求和极端条件开设了三个分论坛,共计邀请了36位专家学者做了报告。内容涵盖混凝土低碳与数字化技术、水泥基材料碳捕获、碳纤维与超高性能混凝土、固废路面基层材料等。
其中,中心项目负责人,中国建材总院王振地教授基于中心项目成果,做了题为《3D打印水泥基材料界面性能及配筋技术研究》的报告。
中心项目负责人/中国建材总院王振地教授
此次会议的召开,不仅为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更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与会者纷纷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会议期间,中心组织召开了武汉理工大学承担的在研项目座谈交流会,中心项目负责人及博士生参加了会议,并对项目总体进展、现取得的成果及下一步计划进行了详细的汇报。中心技术委员会主席姚燕教授及中心主任李娟博士听取了汇报,给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反馈,并对下一步项目执行做了部署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