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心新闻 >
非金属材料创新中心交通路面材料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 2022/12/12  发布者: 原创  浏览量:
2022年12月8日北京时间晚上19:00,由非金属材料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办系列论坛第六期——交通路面材料论坛成功举办,这也是中心2022年系列论坛的收官之讲。本次论坛我们很荣幸地邀请到了来自沥青路面领域内4位知名专家,分享了沥青结合料、沥青路面温拌及再生技术研究、抗冰防滑沥青路面的研究进展及展望等内容。本次论坛由中心技术委员会委员、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黄颂昌教授和中心主任李娟博士担任联合主席,此次论坛吸引了超3000名专业人员的积极参与。

 

 

 

首先,中国石油大学张玉贞教授做了《石油基材料及衍生物——沥青结合料》主题报告,张教授首先概述了常用非金属材料及交通路面用非金属材料的分类,通过细化石油基材料及衍生物,给出沥青结合料的应用服务场景。她指出,围绕长寿命路面材料与结构、柔性材料桥面铺装、重载耐久材料与结构等方面的需求,需要加强沥青、复合改性沥青、特种乳化沥青的生产、配方设计及应用技术研究,要形成基于层位功能和层间加强的材料结构一体化设计,最终实现让每一颗石子实现“零碳传递”,让每一克沥青服役“一个甲子”。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徐剑研究员做了《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理论与实践》主题报告,徐教授首先从国家目前在役公路、高速公路及沥青路面长期在荷载与环境作用下性能劣化,需要周期性维修养护,指出了废旧路面材料再生循环应用于公路建设和养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重点介绍了沥青路面再生技术的技术原理与技术类别,他指出,不同再生技术各有优缺点,适用条件不同,不是互相替代而是互补关系,需要不断研究解决其应用端的不足,并列举了大量实际工程实践及依据的标准规范。最后,徐教授对各种废旧路面再生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哈尔滨工业大学谭忆秋教授针对冬季路面、道面积雪结冰的现象,会严重影响道路高效、快捷及安全运营,给大家分享了本团队在《抗冰防滑沥青路面研究进展与展望》方面的成果,谭教授分别从沥青路面冰雪状态监测与预警、抗冰防滑沥青路面材料研发与设计、沥青道面浅层损伤原位检测技术、石墨烯/修复剂微胶囊沥青路面研发4个方面详细地介绍了项目组近些年的研究进展,并列举了其实施的我国首条主动融冰化雪路面、大广高速黑龙江段、中俄黑河大桥等100余项典型工程应用,累计铺筑里程超过5000余公里,为我国的抗冰防滑沥青路面建设发展提供助力。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黄颂昌教授分享了《沥青路面温拌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题报告,黄教授首先介绍了温拌沥青技术的发展和现状,通过化学添加剂法、有机添加剂法和泡沫沥青法三种温拌技术的种类介绍,指出温拌沥青技术自从2000年正式提出现已成为研究热点和推广应用的重点。接着,黄教授又详细介绍了机械发泡温拌沥青技术,从发泡设备到具体材料研发及施工工艺。最后,黄教授通过列举全球第一条改性SMA温拌试验路、北京通久路、河北衡水泡沫温拌试验路、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等温拌沥青和机械发泡温拌沥青工程应用案例,指出温拌技术是未来发展方向,是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必然,是公路交通实现碳达峰目标的主要路径。

 

 

在最后的沙龙环节中,专家围绕着沥青上游原油来源、温拌技术适应纬度问题、沥青低冰点材料优缺点及性价比、沥青路面抗凝冰材料的适用温度范围区域、RAP料的铣刨回收、沥青路面就地再生技术在乡村公路的适用性及经济性等问题分别与线上学者展开互动,本次论坛在热烈的学术讨论中圆满结束。在本次论坛中,国内学者进一步了解了沥青路面的历史发展与研究现状,熟悉了沥青结合料不同应用场景,扩宽了学术视野。